星期
热点荐读

网站首页 > 协会动态 > 协会动态 > 正文

悦读文化自信,从这片古老的土地崛起——读冯骥才新作《古俗·古村》(电信 周晓慷)

文章作者:无锡市通信行业协会 发布时间:2022-05-11 访问次数:1003891次

文化自信,从这片古老的土地崛起

——读冯骥才先新作《古村·古俗》

冯骥才先生是一位著名的作家、画家和文化学者,他有两个被普通读者不一定熟知的“头衔”——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家委员会主任、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。这两个近乎“国家级志愿者”的“头衔”,我恍然于他除了近期出版一部长篇小说外,已经好久没有重磅文学作品问世的缘故。近日购买了他的新作《古村•古俗》后,蓦然知道他的“萍踪侠影”。


读冯骥才先生的小说,不忍释卷。当年也是他的《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》《神鞭》《三寸金莲》《俗世奇人》等,让我迷上了小说。眼下,顺着他三十六篇文章的写作足迹,一位健硕的身影在民俗、山坳、古村中出没,为发掘文化遗产以及对其保护的辛苦程度,令人动容。 


我以为,所谓文化遗产就是先人创造并遗留下来的文化成就、宝贵财富,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延续的内在脉络,是我们后人能得以创新创造的动力源泉。冯骥才先生的足迹,遍布国内许多鲜为人知的以及旅行家们难以触及的地方,尤其是古村落。他每到一处就围绕保护这些古村落及开发利用提出独到见解,在他形成的文化遗产保护思维体系中,积极构建出全要素的历史文化保护策略。我断定,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史中,他已是一位以著名作家身份加持的重要人物。

如何保护文化遗产?这是一道大题,在众多高校开设相关研究专业,在知网查找的论文“硕果累累”。我们同时又发现,乱砍乱伐、功利式动迁。在乡村城镇化进程中,许多的古村、古俗、古物相继消失或损坏,一些地方政府人员、村民手足无措,麻木不仁的神情随处可见。冯骥才先生痛心疾首、殚精竭虑。他奔走相告,通过深度考察,提供拯救方案,让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相融相通,其古村、古俗保护和文化价值发掘相得益彰。所有的文化遗产都有其内在精神,中国向来以文化开先、包容善意和为天下谋福兴的优秀文化特质,在我们推崇文化自信的今天,对文化遗产的保护,是生生不息、传承后人的一种文化自觉。


从本书《晋地三忧》《白洋淀之忧》《我为慈城担忧》等文中,我们看出,凭冯骥才等少数有识之士的努力,不足以充分发掘和保护文化遗产,应该建起更多的爱心队伍,让文化遗产保护全民参与、人人有责,这是一个重要的方向。同时重视协同性保护,文化遗产发掘和保护工作涉及到规划、国土、建设等部门,协同性非常重要。本书中我们看到一些矛盾的突发,一些遗址损坏,以及有的政府部门不作为、爱心人士的无奈,协同性缺失可见一斑。


这本用“大脚丈量”的《古村•古俗》提示我们:对古村落等文化遗产,可通过绣花针功夫微改造,留下沉浸式记忆,分类保护,不搞一刀切;遗址保护工作尽量保留其历史信息和文化记忆,对一些遗址名称保护,注意新旧结合;人们能触碰山水、留住乡愁,人居环境得以改善。《胡卜村的乡愁与创举》叙述这座千年古村整体搬迁,百姓将遗存塑造成一个“乡村博物馆”,深挚又美丽的乡情跃然纸上。《打树花》《拜灯山》《小雨入端午》《七夕·摩喝乐·仲爷》《老母为我“扎红”带》等古俗文字,散发灵性之光,一个个情怀深沉的故事人物栩栩如生。


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,既要做到薪火相传,代代守护,更需要与时俱进,勇于创新。这本书中,我们看到传承与发展走过不平凡之路,惟有完整性和系统性并举,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文化,才能让我们的文化遗产活起来、传起来。文化自信,在这片古老土地“崛起”和“茁壮”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无锡电信 周晓慷)


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

 

微信公众号

联系电话:0510-85522168
协会地址:无锡市环湖路38号翠湖苑47号
版权所有:无锡市通信行业协会 | 备案号:苏ICP备2022014972号-1 | 商之道提供网站建设
电话:0510-85522168
地址:无锡市环湖路38号翠湖苑47号
版权所有:无锡市通信行业协会
备案号:苏ICP备2022014972号-1
商之道提供网站建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