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2-04-27 访问次数:1004337次
我的“军旅”之行
要不是父亲留下的一张他上军校的照片,我会忘了自己也是军人的后代。我记事起,父亲以一个画家、二胡演奏者的形象出现。相反母亲倒像个军人,民兵连长,风风火火,突击抢险、加班创绩,各类貌似男人干的事,被这个“女汉子”抢先完成了。
父亲当过铁道兵,他希望儿子有军人气质
后来,父亲告诉我,其实他差点去抗美援朝,参军时抗美援朝胜利了;军校毕业后差点长期留在部队,铁道兵军种,后来支援地方建设了,就是现在的“双拥”成果。他透露过,参加过江西山区剿匪的小型战斗,也见过战友在身边倒下的情形。讲到这一段,父亲的神情凝重起来,让你不好多问,只感到现在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。
父亲的军衔是中尉。他到地方后一头扎进机声隆隆的车间,他是当时地质部旗下的探矿机械厂一名车、钳、刨、铣等工种样样精通的骨干。若用他的目标培养我,估计现在的我已是一名转行多年的再就业者。但学些本事,为国家多做贡献,这是他的总体要求。他对我的最大管教,就是“不管”,对我的肯定远大于对我的批评。以至于我从小受挫后,依然觉得自己能拔地而起。他与母亲一直鼓励我,做个意志坚强的孩子,长大参军。只是我高中毕业后,没参军机会,就入职无锡的通信行业,接受半军事化的报务训练,还考上军事院校。以后,被负责人武部工作的同志拟为“预备役中尉”,冥冥中,我感觉到与父母亲给予的参军期望,靠拢些。
无锡电信组织员工赴军营强化训练
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,我是无锡邮电局军地双拥联络员,与地方部队打交道的机会很多,许多突击性的抢修和建设通信设施工作,只要一求助部队,师长、政委二话没说,立即为我们调兵遣将。好些参加过突击支援通信建设的官兵,在以后的双拥活动中,火速驰援,表现抢眼,与员工互为“战友”。这些爱民如父的官兵,之后无论是转业干部,还是退伍兵,陆续成了我的同事。虽然他们不是通信行业熟门熟路的专技者,但学习劲头非常高,在学中干、干中学,涌现出一批批示范标兵,颇有“革命熔炉火最红”的壮观和激情。
“技术老兵”在指导新兵掌握通信线路排障技术
这些“退伍不褪色、退役不退志”的同事,在我的周边触目可及。寒来暑往,他们在通信业改朝换代中始终挺立在潮头。与我同龄的伤残军人张汉清,一条腿永远留在战场,他在原安镇支局工作,苦学业务知识,安假肢,风里雨里骑车上门服务,感动了许多村民。在移动互联网时代,当智慧行业蓬勃发展之际,退伍兵尤一峰成功转型为创新业务的高手,他不辞辛苦,帮助大批中小企业提高了信息化办公水平,今年获评中国电信优秀党员。在军民联合护线、军地应急通信演练中,大家就是一个战斗的整体,步调一致,携手能战,斗志昂扬。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云计算……在战友们的推动下节节攀高。
重大的通信建设和保障工作离不开这些技术精湛的战友
防洪抗灾,防疫救援……在许多突发事件中,这些战友挺身而出、冲锋在前,舍小家、顾大家,勇挑重担不言退,筑起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通信长城,为万众提供生命的护佑、精神的支撑,诠释了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的老兵新传。
如今年过半百的我,虽已退出“预备役”,但与父亲一样,那个“中尉”是永在的。诚如父亲生前对我说:“中尉是要在最一线的位置,执行最艰苦的任务。”现在,我们时刻想在为祖国多出一份力、多发一份光,因为老兵不“老”,让“爱我人民爱我军”的接力棒代代相传。不久前,在硕士毕业季的女儿给我微信,已报名从军。我回复的是“大拇指”。
(无锡电信 周晓慷)
打印本页 | 关闭本页 |
微信公众号